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碱淖(nào)位于毛乌素沙地东缘的陕蒙交界处,是陕西最大的沙漠微咸水湖,也是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繁殖和停歇地。红碱淖流域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湖盆地,面积约1500km2,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水偏少且季节、年际变化大,集中在7—9月;地表有数条季节性小河注入该湖,地下水是本区河流的重要补给水源。流域内居民约45 000人,主要产业为农业和畜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碱淖面积急剧减小,有研究指出陕北和内蒙古广泛实施的生态林建设是导致湖泊萎缩的原因之一。伴随湖泊萎缩,湖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当地野外调查发现一种食鱼鸟类棕头鸥已完全成为食水栖昆虫鸟类。图为红碱淖湖泊位置图。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生态林建设与湖泊萎缩之间的联系。
(2)说明棕头鸥食性转变的原因。
(3)为恢复红碱淖湿地生态,当地有关人士提议将入湖河流上游水库全部拆除,但一直难以进行,请推测该提议难以实施的理由。
【答案】(1)本区气候较干旱,森林面积增大,截留大气降水增加,(植物根系吸收雨水)蒸腾加剧,下渗减少,此外降水变率大,常需人工抽取地下水灌溉生态林,因而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对河流补给减少,河流流量减小,所以入湖水量减小,湖泊萎缩。(任答4点)
(2)湖泊萎缩,鱼类生存空间减小;湖泊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当地居民过度捕捞等造成湖泊鱼类资源枯竭
(3)本区气候较干旱,水库可以发挥供水、灌溉功能;上游水库可开闸为红碱淖生态补水,增加入湖水量,无需拆除;水库数量较多,全部拆除工程量大,成本高;水库位于不同省区,跨省拆除需两省协商沟通等
【解析】
本题以红碱淖为案例,分析了在沙漠中湿地的作用及湿地萎缩的原因,同时要求学生分析恢复红碱淖湿地生态的主要措施,学生可结合相关湿地的案例和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1)从水循环角度来看,本区由于地处毛乌素沙地,陕蒙交界处,因此气候相对较为干旱。而据材料可知,陕北和内蒙古实施生态林建设是导致红碱淖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推测,森林面积增大会截留大气降水,同时根系吸收更多的雨水导致蒸腾加剧从而使得下渗减少,对湖泊湿地的补给作用减弱,而植树造林过程中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使得红碱淖入湖水量减少,最终导致湖泊萎缩。
(2)由上题可知红碱淖面积缩小、湖泊萎缩,因此在红碱淖内部鱼类减少,棕头鸥食物来源减少,此外由于流域内人口众多,人地矛盾尖锐,当地居民过度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因此,棕头鸥不得不以水栖昆虫代替原来鸟类使用。
(3)本题可考虑水库重要的经济、生态功能。由于本地气候干旱,因此水库可发挥重要的蓄水功能,为周边地区提供供水、灌溉水源。而据图可知红碱淖内部,流域内水库众多,拆除工程量大,成本较高,且该地水库多地跨陕西和内蒙古,拆除往往需要两省沟通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