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洪水泛滥,河道不断改道
B.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侵蚀下切
C.长时期的河流泥沙沉积所致
D.环境污染,水源地的变化
【2】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中该地区气候最干旱的时期是( )
A.距今6000~7000年
B.距今4000~5000年
C.距今1000~2000年
D.距今3000~4000年
【答案】
【1】B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到图示古遗址的海拔不断降低。洪水侵袭和河流泥沙会使地势升高,与题意不符,AC错。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人类取水方便,向低处迁徙,所以遗址海拔不断下降,B对。环境污染与海拔降低无关,D错。故选B。
【2】根据遗址的农业生产状况判断区域干湿状况。距今6-7千年,种植业发达,说明水热充足。距今4-6千年,前1000年种植业发达,说明距今6千年前后,水热条件好,后1000年畜牧业发达,说明从距今4-5千年,水热条件变差,气候干旱的时间最长。距今4千年以来,农牧业发达,水热状况较好。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至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 “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 超载起止 年份(年) | 超载持续 时间(年) | 年平均超 载率(%) |
西藏牧区 | 1964~2000 | 37 | 47 |
青海牧区 | 1970~2000 | 31 | 18 |
甘肃牧区 | 1973~2000 | 28 | 20 |
四川牧区 | 1982~2000 | 19 | 10 |
【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A. 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 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 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 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 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 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 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