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东西两端每年还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材料二:崇明岛庙镇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种植藏红花,是中国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地,近年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原产地不是西藏,西藏曾试种,但未成功。藏红花喜温和、凉爽,冬季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球茎冻坏),怕炎热,较耐寒,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积水,喜轮作,忌连作。生长特点是夏季休眠,秋季发根、长叶,花期10-11月,花朵从开放到凋谢只有两三个小时,凋谢以后就会烂掉,失去价值。材料三:崇明岛示意图和藏红花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每年向东西两端延伸的原因,并预测未来的变化状况。

2)说明西藏曾试种藏红花未获成功的自然原因。

3)指出崇明岛藏红花种植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以及对藏红花的影响。

4)有人提议扩大崇明岛庙镇的藏红花种植面积,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长江口江水流速慢和海水的顶托作用,导致泥 沙大量沉积,使崇明岛东西不断延伸。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长江南岸受到侵蚀,北岸泥沙不断堆积,最终崇明岛会与长江北岸相连。

2)西藏冬季气温低,藏红花球茎易冻伤或死亡;土壤贫瘠,土层浅,不适宜藏红花生长。

3)洪涝 6月的梅雨天气,降水多,时间长,崇明岛地形平坦,积水多;干旱(伏旱) 夏季伏旱高温天气,影响藏红花休眠;秋季的台风和暴雨,影响藏红花生长和采摘。

4)同意。扩大藏红花种植面积可以进一步发展与藏红花相关的加工业;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利用藏红花发展旅游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不同意。藏红花从开放到凋谢时间短,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崇明岛土地有限,藏红花喜轮作,导致土地资源紧张。

【解析】试题分析:

1)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崇明岛东西延伸主要从长江流水的沉积作用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来说明。

2)根据材料,藏红花喜温凉,怕炎热,较耐寒,冬季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而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气温低,藏红花难以正常越冬,土壤贫瘠,土层浅,不适宜藏红花生长。

3)崇明岛位于长江 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梅雨、伏旱、台风、暴雨。根据材料,藏红花生长忌积水,而崇明岛6月的梅雨天气,降水多, 时间长,崇明岛地形平坦,农田积水影响藏红花生长;同时,藏红花喜温凉,而崇明岛夏季的伏旱高温天气,影响藏红花休眠;夏秋季的台风和暴雨,影响藏红花生长和采摘。

4)赞同崇明岛庙镇继续扩大藏红花的种植面积主要从藏红花连锁产业的经济价值分析,即扩大种植面积可以进一步发展与藏红花相关的加工业;满足藏红花的市场需求;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利用藏红花发展旅游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如果不赞同则从产业的限制性因素分析。藏红花从开放到凋谢时间短,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崇明岛土地面积有限,藏红花需轮作,导致土地资源紧张。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如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雅丹地貌)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沉积


流水
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如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
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