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示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人口密度较小,D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作物,大都将作物当做饲料从事动物饲养。有人建议,为利用该区域的草场资源,引进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牦牛发展放牧业。右图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1)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2)解释D湖泊成为淡水湖的原因。

(3)你认为该区域引进牦牛发展畜牧业的建议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答案】(1)规律:夏季(夏半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或:冬季(冬半年)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或: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

(2)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量较大;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盐分排出。

(3)可行。理由:该区域为高山高原气候; 草场广阔;牦牛适应高寒的气候;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不可行。理由:该区域为热带高原;与青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发展放牧业会破坏当地草场(生态环境);外来物种引进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物种)

【解析】

1)根据材料,该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水周期性涨落一般是指季节性张罗或一天内有规律的涨落。结合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结合右图分析,该地降水季节差异大且该湖所处位置海拔高,有融水和降水补给,由于气温及降水具有明显的冬夏变化,其中,1月份是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7月份是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这些变化使得该湖湖水有夏高冬低的季节性涨落规律。同时,气温的日变化也导致昼夜融水量的不同,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这使得湖泊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呈现出日涨落规律。

2)结合图示及材料可知,图中D湖是淡水湖,主要从入湖盐分少,有排盐河道方面分析。该地海拔高,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海拔高使得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所以该湖泊是淡水湖。

3)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果说可行则侧重描述两地的环境相似性及牦牛带来的经济效益,如牦牛适应这里的高寒气候,该地草场广阔。饲养牦牛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如果说不可行则侧重说两地的环境差异性及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如该区域为热带高原,与青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发展放牧业会破坏当地草场的生态环境,牦牛是外来物种,引进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