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桑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生长周期短。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以桑叶为食。“东桑西移”是国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桑蚕产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下图所示区域是传统桑蚕主产区浙江、江苏、广东的桑蚕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河池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桑蚕业培育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河池市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生产基地(生产模式如图乙),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

(1)描述甲地区的地形特点。

(2)分析河池市发展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优越性。

(3)简述浙江、江苏两省桑蚕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

(4)图示区域发展桑蚕业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说明理由。

(5)为河池地区循环经济生产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意见。

【答案】(1)海拔较高(1000米左右);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多河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高东低)。

(2)缓解了当地饲料、肥料之争的矛盾,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行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充分利用了自然物质资源,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农业产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蚕丝被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3)两省工业化发展迅速,劳动力成本升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成本升高;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民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

(4)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崎岖,降水多,人口增长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桑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发展桑蚕业减少了当地的水土流失。

(5)加强基地的科研投入;引进科技含量高、治污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加强基地与外地的交通联系;进一步延长产业链等。

【解析】【总体分析】

(1)地形特征描述包括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及地形类型的分布;由海拔及等高线弯曲特征可判断出该地地形特征,由河流与等高线可判断地势起伏状况。

(2)循环经济的好处主要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做到废物利用,同时增加经济收入。桑蚕产业中蚕沙养鱼,塘泥肥田,这种模式缓解了当地饲料、肥料之争的矛盾,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了环境污染;充分利用了自然物质资源,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摘桑养蚕可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蚕丝被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浙江、江苏两省桑蚕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要从影响桑蚕产业的劳动力、地价成本及产业结构调整对桑蚕产业的影响等角度分析。浙江、江苏两省相比中西部省份,经济发达,工业化发展迅速,劳动力成本升高两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成本升高,因此桑蚕产业的生产成本高于中西部地区两省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民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桑蚕业衰落。

(4)发展桑蚕业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植被的作用等角度分析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崎岖,降水多,人口增长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桑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5)为地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意见,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主要从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拓展市场角度分析加强基地的科研投入引进科技含量高,污染小,治污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加强基地与外地的交通联系进一步延长产业链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