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7世纪上半叶,唐朝的强盛重新让“丝绸之路”焕发活力,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则打通“食盐之路”。阿里地区有许多盐湖,湖岸自然结晶了厚厚的食盐。当地牧民直接取盐装袋,用牛羊驮运,长途跋涉,换回需要的商品,下图为食盐之路的一支(到云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牧民到盐湖取盐的季节一般选择在 ( )
A. 冬春之交 B. 春夏之交 C. 夏秋之交 D. 秋冬之交
【2】当时运盐使用牛羊驮运,而不用车运,其原因可能是( )
①路况较差,行车不便②驮运能力强,运量大③缺乏木料,造车困难 ④驮运速度快,节省时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牧民从云南换回的农产品最可能有 ( )
A. 牛羊 B. 茶叶 C. 蚕丝 D. 皮衣
【答案】
【1】 B
【2】 C
【3】 B
【解析】
【1】根据材料,直接取盐后,长途跋涉,挽回所需用品。取盐不仅要考虑盐湖产盐量,还要考虑线路安全。该地湖泊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冰雪融水多,夏秋之交水位高,不适合取盐, C错。春夏之交,气温高,蒸发量大,气温刚回升,冰雪融水较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床裸露,易开采。且此后时间高原上气温较高,适宜长途运输,B对。冬季气温低,且取盐线路可能被积雪覆盖,路况差,不安全,A、D错。
【2】当时运盐使用牛羊驮运,而不用车运,其原因可能是穿过高原地区路况较差,行车不便,①对。牛羊的驮运能力弱,运量小,②错。盐湖位于雪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缺乏木料,造车困难,③对。驮运速度慢,用时间长,④错。C对,A、B、D错。
【3】牧民从云南换回的农产品应是自己缺少而云南产量丰富的农产品。当地牛羊较多,A错。蚕丝在高原上用处不大,C错。皮衣当地丰富,D错。最可能有茶叶,B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