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如下图),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达436条。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降水达4000毫米以上,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干旱季节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达到81100立方米/秒以上,入海水量居世界第5位。奥里诺科河中游平均河宽l-1.5km,下游平均河宽2km左右,水位年变幅12m,河道为均匀剖面,平均坡降约为0.045‰。奥里诺科河年平均输沙量约3.52亿吨,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两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涨水季节)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退水期间)的干流。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奥里诺科河流域图。
(1)分析奥里诺科河汛期流量大的原因。
(2)描述奥里诺科河水文特征。
(3)分析①、③两地区年降水量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4)试解释奥里诺科河一年中第二次沙峰的成因。
【答案】(1)流域面积广,流程长,支流众多;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海洋来的东北信风影响,暖流增温增湿降水多。
(2)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3)来自海(大西)洋上的暖湿东北信风,吹过沿海平原地区时,地形抬升作用小,①地区年降水少。当气流经过广阔的平原到达安第斯山麓时,东北信风并没有失去很多的水分,且不断得到地面水汽补充,在山前地带形成大量降水,③地区年降水量最高。
(4)在汛期,因干流河道坡度小,导致流经奥里诺科平原的所有支流都有回水,河流流速变慢,泥沙随即淤积下来。汛后,干流水位降低,干支流比降增大,淤积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入奥里诺科河,从而产生了第二次沙峰。
【解析】
本题以奥里诺科河流域为背景区域,考查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分析的能力。
(1)据图可知,该河流域面积广,流程长,支流众多;同时该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海洋来的东北信风影响,以及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降水较多。因此,奥里诺科河汛期流量大。
(2)根据第(1)题分析,可知该河流量大。根据材料“干旱季节的日平均流量最小只有330立方米/秒,汛期最大可达到81100立方米/秒以上”分析,可知该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控制该河流域,正值夏季,故为夏汛。在汛期的涨水季节,流量增大,河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大。读图,该河流域位于热带地区,无结冰期。
(3)据图可知,①地区位于沿海平原地区,③地位于安第斯山麓。来自海(大西)洋上的暖湿东北信风,吹过沿海平原地区时,地形抬升作用小,故①地区年降水少。当气流经过广阔的平原到达安第斯山麓时,东北信风并没有失去很多的水分,且不断得到地面水汽补充,在山前地带形成大量降水,所以③地区年降水量最高。
(4)奥里诺科河干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河道宽,泄水流速较慢,雨季降水量很大,因此在汛期的涨水季节,流量增大,河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增强,河流含沙量大。在汛期,因干流水位高且河道坡度小,导致流经奥里诺科平原的所有支流都有回水,河流流速变慢,泥沙随即淤积下来。汛后,干流水位降低,干支流比降增大,淤积在各支流中的泥沙重新流入奥里诺科河,从而产生了第二次沙峰。
【题目】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人口的发展会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表与世界近现代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表
国家 | 2012年人口数(亿) | 2005~2010人口统计(‰) | |
出生 率 | 死亡率 | ||
中国 | 13.69 | 11.2 | 6.4 |
印度 | 11.66 | 23.0 | 8.4 |
美国 | 3.07 | 14.0 | 4.3 |
印度尼西亚 | 2.40 | 18.7 | 7.1 |
巴西 | 1.99 | 19.2 | 6.6 |
巴基斯坦 | 1.76 | 27.2 | 8.8 |
孟加拉国 | 1.56 | 24.8 | 8.1 |
尼日利亚 | 1.49 | 39.9 | 17.2 |
俄罗斯 | 1.40 | 10.7 | 15.8 |
日本 | 1.27 | 8.3 | 8.5 |
材料二 世界人口发展与人口结构金字塔类型图。
(1)材料所述当今世界十大人口国家中,人口发展模式中属于“高增长阶段”的国家是,人口规模趋于缩小的国家是。
(2)据材料可知,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发展模式中“低增长阶段”,但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巨大。解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
(4)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的人口发展比较理想,其规模突破3亿大关也象征着美国比俄罗斯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据材料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