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最可能是大规模生产谷物的国家为
A. 甲和乙B. 丙和丁
C. 乙和丁D. 甲和丙
【2】丙丁两国的农业特征是
A. 单位面积收获量低B. 平均每人收获量高
C. 农业集约化程度高D. 农场平均耕地面积大
【答案】
【1】A
【2】C
【解析】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单产高的是丙、丁两国;人均收获量大的是甲乙两国;人均耕地多的是甲乙两国。由此可看出甲乙两国农业生产较丙丁两国粗放,丙丁两国为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甲乙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规模大;人均粮食收获量大,粮食的商品率一定高。符合商品谷物农业的特征。故选A。
【2】丙丁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规模小;人均粮食收获量大,单产高,说明人均耕地少,农业集约化程度高,C正确。ABD错误。
难度较小,基础性知识考察。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洲赞比西河流域8国80%人口依赖农业,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赞比西河流域各国积极合作,投资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使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大大减少。
材料二 甲城(海拔1632米,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8.7 | 19.0 | 18.5 | 17.6 | 15.9 | 14.0 | 13.6 | 15.2 | 17.8 | 19.7 | 20.0 | 19.1 |
降水 | 288.6 | 233.9 | 179.6 | 67.0 | 10.6 | 4.1 | 3.7 | 1.3 | 4.0 | 11.9 | 74.1 | 231 |
(1)据图中信息推测,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
(2)简述甲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减少对赞比西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