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实验探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1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__(左或右)偏,纸片B向______(左或右)偏。
(3)根据纸片B的偏动情况,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4)从以上可以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图2中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答案】(1)热力环流
(2)右;左
(3)电炉处空气膨胀上升,空气密度低于周围地区,形成低气压区;冰块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密度高于周围地区,形成高气压区;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故纸片B向左偏。
(4)冷热不均(或温度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
(5)逆时针方向
【解析】
本题以一个实验为背景,考查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形成的直接原因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据材料和图片分析,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电炉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冰块一侧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
(2)据上题分析可知,冰块附近空气下沉后气压升高,底部空气由冰块向电炉流动,纸片B向左偏;而上部的纸片A则向右偏。
(3)据上题分析可知,电炉处空气膨胀上升,空气密度低于周围地区,形成低气压区;冰块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空气密度高于周围地区,形成高气压区;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即风从冰块吹响电炉,故纸片B向左偏。
(4)从以上可以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或温度差异);而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5)逆时针方向(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