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下图为华北传统民居示意图。
(1)读图和材料,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材料二 下图所示区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当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2)简单说明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3)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4)说明 “小老头树”现象对于人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启示。
【答案】(1)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2)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任选三项)
(3)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4)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水土流失的治理等相关知识。
(1)本题要结合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落叶树、常绿树的特点进行分析。华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常绿针叶的松柏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比常绿针叶的松柏透光性好,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以提高室内的温度。
(2)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可知因当地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因而出现“小老头树”。
(3)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4)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布局农业,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以保护自然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