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特点分析原因。

(2)我国数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堵”和“疏”是重要的治水之策,应根据江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因势利导,辨证施治。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别列举几例常用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

【答案】

(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

(2)在干支流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以截流蓄洪;全流域性植树造林以增强自然环境的截流蓄洪能力;在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以防止洪水外泄。:疏浚和拓宽中下游河道以增强河道行洪能力;利用中下游地区的天然洼地或湖泊修建分洪、蓄洪区;对于下游入海通道狭窄甚至缺失天然入海通道的河流,开挖人工入海河道以提高河流下游泄洪能力;流域内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调水的同时分洪、减洪。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判断多涝区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而向西北地区逐渐减少。结合地形和降水对洪涝灾害形成的影响分析,从降水量来看,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从地形来看,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则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多发。

(2)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①在干支流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起到截流蓄洪作用,减少对下游危害;全流域性植树造林,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自然环境的截流蓄洪能力,减轻洪涝发生;在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以防,起止洪水外泄。 治理洪涝灾害的疏(引洪)疏浚和拓宽中下游河道,以增强河道行洪泄洪能力;利用中下游地区的天然洼地或湖泊修建分洪、蓄洪区,把一部分洪水分流到湖、库、湿地当中;对于下游入海通道狭窄或缺失天然入海通道的河流,开挖人工入海河道以提高河流下游泄洪能力;流域内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调水的同时可对主河道进行分洪、减洪。

【知识点】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