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4分)

材料一 淮海经济区是由苏北、皖北、鲁南、豫东二十个地级市组成的一个经济地域。

材料二 城市产业联系强度反映了某一城市产业发展的对外辐射能力,其大小取决于该城市的产业状况及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下左图示意淮海经济区及内部各城市产业联系强度。

材料三 有机磷是是磷元素在土壤中的一种形态,农业中多常用有机磷类农药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下右图为淮河入湖口沉积物有机磷垂向分布示意。

(1)简述淮海经济区的基本自然地理特征。(12分)

(2)简述淮海经济区内城市产业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徐州产业联系强度大的原因。(12分)

(3)描述淮河入湖口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垂向分布特点,简析从表层到20cm处变化特点的原因。(10分)

 

【答案】

 

(1)

①位于我国东部三级阶梯,淮河以北,华北平原南部,濒临黄海;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③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温和湿润,雨热同期;

④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⑤土壤较肥沃;

⑥多淡水河湖。(答出四点即可,12分)

(2)分布特点:中部城市产业联系强度大,周边地区小(3分);产业强度大的城市大致沿京沪线分布(呈南北走向)(3分)。

原因:铁路枢纽,交通便利(2分);四省交界,位置优越(2分);工业发展历史早,经济基础较好(2分);产业集中,内部联系程度高等(2分)。(答出三点即可)

(3)垂向分布特点:从表层到20 cm处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后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4分)

原因:①大量围湖造田及过度使用含磷农药,破坏水体,致使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3分);

②淮河流域大量未处理的工业废水经淮河进入洪泽湖,加重湖区污染。(3分)

【解析】

(1)本题描述经济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河流等方面分析。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产业联系强度大的城市位于区域的中部。原因分析结合图中信息从交通、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工业联系等方面分析。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不难得出淮河入湖口沉积物中有机磷的垂向分布特点。从表层到20cm处变化特点的原因从工业生产的污水排放、农业生产的P位置的排放、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水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

 

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