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1)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说出徐霞客的贡献及文中提及的是什么地貌类型,并说出该地貌典型景观名称。

(2)据材料一判断AB两处哪一个是此类地貌类型,据图说出证据。

(3)材料二为此类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形成过程。

【答案】(1)喀斯特(岩溶)地貌(2) 典型地貌景观:石林、孤峰、溶洞(32,每点1分,共4)

(2)A(1) A为众多的封闭、密集的等高线(1分)为孤峰形成的峰林,河流为间歇河(明河暗河)(1) (B处等高线较稀疏、为不闭合的曲线)(1),为高原(1)(3)

(3)此地最早为海洋环境(1分),海底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纯净的石灰岩(1分);后地壳上升(1分)为陆地,石灰岩受到挤压破裂,形成裂隙(1分);遇到水或气候炎热多雨(1分),流水顺裂隙溶蚀(1分)岩石形成石林地貌。(6)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看出,徐霞客对西南地区的最大贡献是描述了岩溶地貌的特征,岩溶地貌有石林、孤峰、溶洞等。

2)材料一中A有众多的封闭、密集的等高线为孤峰形成的峰林,河流为间歇河(明河暗河),地下河(间歇河)、孤峰等属于岩溶地貌。B处等高线较稀疏、为不闭合的曲线。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此地最早为海洋环境,首先沉积厚厚的石灰岩,然后地壳上升,后来在流水作用,流水顺裂隙溶蚀,岩石形成石林地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