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以下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我国天然林面积①不足国土面积的10%,全国木材产量的②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是②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万公顷减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③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人工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
反映出的陆地 自然资源特点 |
对人类开发 利用的启示 |
① |
|
|
② |
|
|
③ |
|
|
④ |
|
|
(2)参照下图,回答相应字母的含义:
人类通过对森林资源的A_______而与环境发生关系,人类通过对森林资源的B、C_______,使其不断_______,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社会需求。
|
反映出的陆地自然资源特点 |
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 |
① |
有限性 |
节约,珍惜,综合利用 |
② |
分布不均 |
因地制宜 |
③ |
整体性 |
对其他资源甚至整个环境的影响 |
④ |
潜力无限性 |
提高科技水平,挖掘开发潜力 |
开发 加工 增值
【解析】
试题分析:
正确解题,必须准确理解资料中划横线部分内容的地理含义。从“天然林”面积和“国土”面积的对比来说,“天然林”面积很小,表明森林资源具有“有限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珍惜,综合利用”。文字材料中“集中”与“分散(均匀分布)”相对,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具有“分布不均”的特征。因此,发展农林业要“因地制宜”。 森林减少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表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因此,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开发必须考虑“对其他资源甚至整个环境的影响”。文字材料中有“深加工、挖掘潜力”字样,表明森林资源潜力具有“无限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科技水平,挖掘开发潜力”。
注意审题并理解各箭头的地理含义即可。A 为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B为把森林资源加工为木材,C 为利用木材造纸,B、C过程提高了森林资源的附加值。
考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的辩证认知能力。准确把握课本内容,正确分析题目文字和图示材料是解题的基础。
阅读以下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我国天然林面积①不足国土面积的10%,全国木材产量的②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是②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用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万公顷减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③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人工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挖掘潜力,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1)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 反映出的陆地 自然资源特点 | 对人类开发 利用的启示 |
① | | |
② | | |
③ | | |
④ | | |
人类通过对森林资源的A_______而与环境发生关系,人类通过对森林资源的B、C_______,使其不断_______,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