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埃尔埃希多地区(如下图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小于300mm。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材料2 埃尔埃希多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2)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3)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的有利条件。

【答案】(1)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水源不足;夏季受高压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土壤为荒漠、沙化严重,土地贫瘠。

(2)上层沙土透水性好,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料;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3)纬度较低,上市时间早,市场竞争力强;邻近欧洲,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欧洲蔬菜之都”埃尔埃希多地区为背景区域,考查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欧洲蔬菜之都”的有利条件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势、土层、水源、干燥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地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为主,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水源不足;夏季受高压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冬季处于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土壤为荒漠、沙化严重,土地贫瘠。

(2)根据材料提示,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结合三层结构和影响土壤肥力的水分、空气和有机质三方面进行分析。“三明治式”是指上层沙土增加了土壤空隙,土壤中透气性好;中间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致密,可以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因此通过改进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3)埃尔埃希多地区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的有利条件可以从热量、土壤、交通、冷藏和保鲜技术等方面回答。 “欧洲蔬菜之都”说明这里是欧洲蔬菜供应地,必须具备蔬菜生长优势条件和运输条件。埃尔埃希多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蔬菜上市时间早;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三明治式的土壤改良、温室推广,为蔬菜大规模生产提供条件;冷藏和保鲜技术的进步,方便蔬菜储存和运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花苜蓿(如左图)以“牧草之王”著称,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似三叶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各种畜禽均喜食。中国在公元前 126年由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古罽宾国(即今克什米尔一带)引入,先在皇帝离宫附近种植,仅供御马饲用,以后从西安普及到黄河流域,现紫花苜蓿在世界各地广为种植。苜蓿草可以加工成苜蓿草粉,其制作是多种加工储存方式中营养损失较少的一种。牧草草粉加工业在国际上已逐渐产业化。

甘肃省苜蓿草成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初步形成苜蓿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格局,2016年全省紫花苜蓿面积达950万亩(河西走廊一带是优质紫花苜蓿主产区),稳居全国第一位,以苜蓿草粉为主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近70家,草产品畅销国内外。右图为甘肃河西走廊示意图。

(1)河西走廊一带种植紫花苜蓿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

(2)试分析甘肃省大力发展苜蓿草粉等草产品加工业的原因。

(3)2017118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提出苜蓿供给立足国内为主、适当进口原则,到2020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 300万亩,增加优质苜蓿产量180万吨。有人建议南方部分农耕区可以借政策东风,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种植,以提高目前国内供给,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你的理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