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图1为地球公转绕日示意图,图2为1月8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时间.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左图中的③位置.(填序号)
(2)1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正在向北移动;南京昼夜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3)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丙、丁、乙、甲,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丁.
分析 (1)读图可知,左图为夏至日、右图为冬至日、上方为春分日、下方为秋分日.
(2)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直射点位置判断南京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
(3)根据昼夜长短判断其纬度高低及半球的分布.
解答 解:(1)读图可知,左图为夏至日、右图为冬至日、上方为春分日、下方为秋分日.1月8日,地球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符合的是③.
(2)1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并向北移动,南京昼夜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3)昼长或夜长与12小时相比,差值越大,纬度越高,差值越小,纬度越低,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丙、丁、乙、甲;1月8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的是丁.
故答案为:(1)③.
(2)南;北;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3)丙、丁、乙、甲;丁.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
B.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 |
C. |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 |
D. | 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19.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是( )
A. | 一年一熟 | B. | 一年两熟 | C. | 两年三熟 | D. | 一年三熟 |
6.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产业结构轻型化 | B. | 劳动力资源丰富 | C. | 森林覆盖度较高 | D. | 离国际市场较近 |
16.当地CO2浓度最低时的地方时是( )
A. | 日出前后 | B. | 12:00 | C. | 14:00 | D. | 日落前后 |
3.人选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条件是( )
A. | 远离城市光源、年降水量大 | B. | 持续黑夜时间长、靠近村庄聚落 | ||
C. | 大气透明度高、远离城市光源 | D. | 空气水汽充沛、持续黑夜时间长 |
6.造成甲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 | 副热带高压 | B. | 信风 | C. | 西风 | D. | 季风 |
2.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A. | 滥采矿产 | B. | 过度农垦 | C. | 过度樵采 | D. | 过度放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