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制度下,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起源地是非洲东部、亚洲和欧洲南部,人口最初的迁移就是从这些地区逐渐地向四周扩散。……,到公元初年,人类基本上扩展到整个地球(南极洲除外)。这就是人类社会上第一次世界性的人口迁移。
材料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了世界人口的第二次大迁移。……,其中典型的是血腥的奴隶贸易和向新大陆的移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结束后,世界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可看作是世界人口的第三次大迁移。欧洲向外移民达900万,大量发展中国家人口向西欧迁移,……
(1)人类社会的三次人口大迁移发生的时间、原因有什么不同?
(2)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向西欧迁移会造成哪些影响?
(3)阅读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1)第一次人口大迁移:原始社会初期到公元初年;生产力水平低,生产资料来源不足导致人口迁移,因此资源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第二次人口大迁移: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导致人口迁移。第三次人口大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关系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有大量的“剩余”人口 (2)有利方面:为西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弥补了劳动力不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由于吸引了大量的“科技移民”,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社会文化信息,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涌入,推动了经济发展。不利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或加剧西欧的生态环境问题、民族和种族问题、增加就业压力等 (3)从三次人口迁移来看,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和控制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但自然因素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1990年以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
图例说明: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3.旱地—水田转换区4、5.耕地—城镇转换区6.草地—耕地转换区7.开垦与撂荒交错区8.水域变动和城镇扩张区9.林地—耕地转换区10.草地—人工林交错转换区11.沿海城镇扩张区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13.稳定少动区。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4分)
地区 | 优势条件 | 限制性因素 |
甲 | | |
乙 |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
丙 | | 旱涝灾害频繁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是1990年以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
图例说明: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3.旱地—水田转换区4、5.耕地—城镇转换区6.草地—耕地转换区7.开垦与撂荒交错区8.水域变动和城镇扩张区9.林地—耕地转换区10.草地—人工林交错转换区11.沿海城镇扩张区12.林草地—耕地转换区13.稳定少动区。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4分)
地区 |
优势条件 |
限制性因素 |
甲 |
|
|
乙 |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
丙 |
|
旱涝灾害频繁 |
(2)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农业地域类型
上发生了什么转变?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判断我国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在气候变化下,东北、华北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