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图1).
(1)材料二 图1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表一土地利用结构(%)
方案 | 耕地 | 经济林 | 生态林 | 草地 | 鱼塘 | 其它 |
A | 62.3 | 22.5 | 10.6 | 2.8 | 16. | 0.2 |
B | 22.6 | 16.6 | 362. | 19.3 | 5.1 | 0.2 |
方案 | 土地侵蚀量 | 地表径流量 | 每亩土地年收入 | |
1-5年 | 6年以后 | |||
A | 72 | 85 | 80 | 150 |
B | 36 | 68 | 62 | 260 |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图1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N地,试分析原因.
(3)材料二中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试依据材料说出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 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分析 图表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明确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等信息.
解答 解:(1)读图,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有北回归线穿过,位于大陆东岸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沛,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邻南海,海运便利,便于对外联系,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图甲中N地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较高.N地比M地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相对较高.所以N地受寒潮影响较小.
(3)M地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区,方案B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从表中数据看,方案B在6年后每亩地的年收入远高于方案A,说明方案B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经济、环境效益.所以方案B更合理.
(4)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早,产业基础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多,科技实力更强.位于长江入海口区,有便利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经济腹地范围广阔.90年代后,长三角地区也实行了对外开放,所以比珠三角地区发展快.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并超过珠江三角洲.
故答案为:(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地区,水热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邻南海,海运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N地 ①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②距海近,冬季气温较高;③纬度低,相对温暖(或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小).
(3)方案B 原因是:M地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区,方案B土地利用结构更为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并超过珠江三洲.
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①90年代后,对外开放;②产业基础好;③科技实力更强;④经济腹地范围更大.
点评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生应注意体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在答题过程中加以运用.
A. | 河流于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 |
B. | 河流干流长度约为2千米 | |
C. | 当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稀疏时,地表径流流速最快 | |
D. | S1-S3各地段中,S2地形最为平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