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干燥 传颂诗文 钢锭 天高地阔

B.精采 语言洗练 桅杆 随心所欲

C.钟爱 精巧无比 启发 精神饱满

D.典形 无人问津 联想 月白风清

【答案】C

【解析】A项,传颂诗文应写作;B项,精采应写作;D项,典形应写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晚饭花

汪曾祺

(1)在油坊堆栈和夏家之间,是王玉英的家。

(2)王家人很少,一共三口。王玉英的父亲在县政府当录事,每天一早便提着一个蓝布笔袋,一个铜墨盒去上班。王玉英的弟弟上小学。王玉英整天一个人在家。她老是在她家的门道里做针线。

(3)王玉英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门道。三面是墙:一面是油坊堆栈的墙,一面是夏家的墙,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墙。南墙尽头有一个小房门,里面才是她家的房屋。从外面是看不见她家的房屋的。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一年四季,照不进太阳。夏天很凉快,上面是高高的蓝天,正面的山墙脚下密密地长了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就坐在这个狭长的天井里,坐在晚饭花前面做针线。

(4)李小龙每天放学,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他看了陈家的石榴,又看了双窨香油,照庄发客,还会看看夏家的花木)。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

(5)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6)李小龙很喜欢看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有一个很好看的身子。

(7)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

(8)王玉英一边做针线,一边等着她的父亲。她已经焖好饭了,等父亲一进门就好炒菜。

(9)王玉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大家都叫他钱老五。不叫他的名字,而叫钱老五,有轻视之意。老人们说他不学好。人很聪明,会画两笔画,也能刻刻图章,但做事没有长性。教两天小学,又到报馆里当两天记者。他手头并不宽裕,却打扮得像个阔少爷,穿着细毛料子的衣裳,梳着油光光的分头,还戴了一副金丝眼镜。他交了许多三朋四友,风流浪荡,不务正业。都传说他和一个寡妇相好,有时就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

(10)这些事也传到了王玉英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王玉英还能不知道?不过王玉英倒不怎么难过,她有点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她看见过钱老五,她很喜欢他的人才。

(11)钱老五不跟他的哥哥住。他有一所小房,在臭河边。他成天不在家,门老是锁着。

(12)李小龙知道钱老五在哪里住。他放学每天经过。他有时扒在门缝上往里看:里面有三间房,一个小院子,有几棵树。

(13)王玉英也知道钱老五的住处。她路过时,看看两边没有人,也曾经扒在门缝上往里看过。

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

(14)从此,这条巷子里就看不见王玉英了。

(15)晚饭花还在开着。

(16)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她头上戴着红花。

(17)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他很气愤。

(18)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选自《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注:晚饭花即野茉莉。因其黄昏时开花,晚饭前后开得最为热闹。故又名晚饭花。处处有之,极易繁衍。

【1】王玉英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第四段画线句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说明第五段、最后一段两个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1)这是李小龙的黄昏。

(2)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作者在这个故事中所寄寓的丰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鼓一张

冯骥才

天津卫的杨柳青有灵气,家家户户人人善画。老辈起稿,男人刻版,妇人染脸,孩童填色,世代相传,高手如林。每到腊月,家家都把画拿到街上来卖,新稿新样,层出不穷,照得眼花。可是甭管多少新画稿冒出来,卖来卖去总会有一张出来。杨柳青说的这个就是”﹣﹣谁看谁说喜欢,谁看谁想买,争着抢着买,这张画像着了魔法,一下子能卖疯了。

镇上有个做年画的叫白小宝,他祖上几代都干这行,传到他身上,勾、刻、印、画样样拿得起,就是没有出新样子,只能用祖传的几块老版印印画画。比方《莲年有余》、《双枪陆文龙》《俏皮话》,还有一种《金脸财神》.这些老画一直卖得不错,够吃够穿够用。可老画是没法再鼓起来的,鼓不起来就赚不到大钱,他心里憋屈,也没辙。

同治八年立冬之后,他支上画案,安好老版,卷起袖子开始印画。《莲年有余》,白胖的小子抱条大红鲤鱼,后边衬着绿叶粉莲。这画许多画店都有,大同小异,每年都能卖到两千张呢。

这天后晌,白小宝印画累了,去街上小酒馆喝酒,同桌一位大爷也在喝酒。杨柳青地界不算太大,镇上的人谁都认得谁。这大爷姓高,两人边喝边聊。说到了画,说到今年谁的画会,高先生信口说道:老白,你只吃祖宗饭是鼓不出来的。这句话像根棍子戳在白小宝的肋骨上。他挂不住面子,起身回家。

一路上越想越气,气自己没能耐。进屋一见画案上祖传的老版,气上来,抓起桌上一把刻刀上去要把老版毁了。老婆赶紧拉住他,他随即迷迷糊糊醉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转天醒来一看,糟了,祖传的老版——《莲年有余》真叫他毁了,带着版线剜去了一块,再细看还算运气,娃娃的脸没伤着,只是脑袋上一边发辫上的牡丹花给剜去了﹣﹣原来脑袋两边各一条辫,各扎一朵牡丹花,如今不成对儿了。急也没办法,剜去的版像割去的肉,没法补上了。眼瞅着这两天年画就上市了。好在前天已印了一千张,只好将就再印一千张,凑合着去卖了。

待到年画一上市,稀奇的事出现了。买画的人不但不嫌娃娃头上的花儿少一朵,不成对,反而都笑嘻嘻说这胖娃真淘气,把脑袋上的花都给耍掉了,太招人爱啦!这么一说,画上的娃娃动了起来,活了!于是你要一张,我要一张,一千张像一阵风刮走了。白小宝手里没画了,只好把先前印的双辫双花的娃娃拿出来卖。可买画的人问:昨天那样的卖没了吗?他傻了:为嘛人人都瞧上那个脑袋上缺朵花的呢?

晚上回来赶紧加印缺朵辫花的《莲年有余》.画一摆出来,转眼卖光。一件东西要在市场上火起来,拿水都扑不灭。忽然一个街坊来说:老白,全镇的人都嘈嘈着,今年你的画鼓了!然后小声问:这张画你家印了几辈子了,怎么今年就鼓了呢?

白小宝只笑了笑,没说,他心里明白。可是往深处一琢磨,又不明白了,怎么少一朵花反倒鼓了?

年三十晚,白小宝一数钱,真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他盼着转年这张画还鼓着,谁知转年风水就变了,虽说这张画卖得还行,但真正鼓起来的就不是他这张了,换成一家不起眼的小画店义和成的一张新画,画名叫《太平世家》.六个女人在打太平鼓,那张画也是没看出哪儿出奇的好,却卖疯了,天天天没亮,义和成门口买画的人排成队挨着冻候着。

(选自2015年第4期《收获》,有删改)

【1】第四段高先生的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七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小宝的画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转写第二年义和成的画卖疯了,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诗和中国画(节选)

钱钟书

一个传统破坏了,新风气成为新传统。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因为他具有局外人的冷静和超脱,所谓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元行冲《释疑》),而旧传统里的批评家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除旧布新也促进了人类的集体健忘,一种健康的健忘,千头万绪简化为二三大事,留存在记忆里,节省了不少心力。旧传统里若干复杂问题,新的批评家也许并非不屑注意,而是根本没想到它们一度存在过。他的眼界空旷,没有枝节零乱的障碍物来扰乱视线,比起他这样高瞻远瞩,旧的批评家未免见树不见林了。不过,无独必有偶,另一个偏差是见林而不见树。局外人也就是门外汉,他的意见,仿佛清官判断家务事,有条有理,而对于委曲私情,终不能体贴入微。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各有语言天地,各行各业以至一家一户也都有它的语言天地,所谓此中人语。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公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缘故是: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suppositio),旁人难于意会。释祩宏《竹窗随笔》论禅宗回答: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旁人听之,无义无味。这其实是生活中的平常情况,只是听之无义无味的程度随人随事不同。批评家对旧传统或风气不很认识,就可能说外行话,曲解附会。举一个文评史上的惯例罢。

我们常听说中国古代文评里有对立的两派,一派要载道,一派要言志。事实上,在中国旧传统里,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主要是规定各种文体的职能,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常指散文或古文而言,以区别于”“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好比说他去北京”“她回上海,或者羽翼相辅,好比说早点是稀饭”“午餐是面。因此,同一个作家可以文载道,以诗言志,以诗余的词来诗里说不出口的。这些文体就像梯级或台阶,是平行而不平等的,的等次最高。西方文艺理论常识输入以后,我们很容易把一律理解为广义的文学,把认为是文学创作精华的同义词。于是那两句老语仿佛顿顿都喝稀饭一日三餐全吃面,或两口儿都上北京双双同去上海,变成相互排除的命题了。传统文评里有它的矛盾,但是这两句不能算是矛盾的口号。对传统不够理解,就发生了这个矛盾的错觉。当然,相反地,也会发生统一的错觉。譬如我们常听说中国诗和中国画是融合一致的。

【1】第一段中,“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中的“当局”者和“傍(旁)观”者,各指什么人?“迷”和“审”各指什么?

2第二段里“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这两句话”指的是哪两句话?“水米无干”这个比喻指的是什么?

3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批评的主要对象是谁?批评什么?

4结合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与这篇文章,简要分析钱钟书的语言特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