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图1为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图2为西辽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辽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其主要成因有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3)为改善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采取怎样的合理措施?
【答案】(1)地势高;高原为主;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河流稀少;温带草原广布。
(2)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用水 整体性
(3)保护天然植被;退耕还草还林;调整农业结构;多途径解决农牧民生活能源利用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
【解析】
试题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1)甲地自然地理特征可以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与乙地比较作答;从图中看甲、乙两地位于大兴安岭的东、西两侧,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甲地以高原为主,地势高;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河流稀少;温带草原广布。
(2)西辽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的主要成因可以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用水等方面进行分析;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改善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措施结合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来分析,如保护天然植被;退耕还草还林;调整农业结构;多途径解决农牧民生活能源利用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