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绵羊怕热不怕冷,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绵羊养殖,时至今日仍采取“托养避暑”的模式。夏天,河谷地带的彝族人出资把绵羊托给高山地区的彝族人饲养,天气凉了再把绵羊接回饲养。当地传统习惯,所产羊毛大多加工成服饰自用。近年来,当地羊毛产量不断上升,但商品率极低,毛纺企业仍然大量从外地购买羊毛。下图为凉山彝族自治州位置及局部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托养避暑”养殖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草场垂直分布B.气温垂直差异C.降水垂直分布D.聚落垂直差异
【2】近年来,当地羊毛商品率仍较低主要是因为
A.羊毛品质较低B.经营意识淡薄C.政策支持不足D.市场需求较小
【3】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该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
A.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展水稻种植B.重点开发高山草场,发展高山绵羊养殖
C.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反季节蔬菜D.利用气候的多样性,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答案】
【1】B
【2】B
【3】D
【解析】
【1】结合题干信息“绵羊怕热不怕冷……夏天,河谷地带的彝族人出资把绵羊托给高山地区的彝族人饲养,天气凉了再把绵羊接回饲养。”可知,为了考虑绵羊怕热不怕冷的习性,利用了山地气温的垂直递变规律,进而形成了“托养避暑”的养殖模式。故选B。
【2】结合题干信息“当地传统习惯,所产羊毛大多加工成服饰自用”,可知羊毛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山区闭塞,人们的市场意识薄弱,大多生产的羊毛用来加工成衣服,并用来自用,所以商品率较低,B正确。羊毛品质、政策并未在材料中体现,A、C错误。毛纺企业需要从外地进口原料,说明市场需求较大,D错误。故选B。
【3】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在充分发挥该地的地理优势的情况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情况下发展农业。水稻习性好暖喜湿,而凉山州山区气候温凉、地势起伏大,在水稻种植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A错误。大规模发展畜牧业,易导致水上流失,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利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B错误。该地位于西部山区,经济基础差,技术薄弱,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大棚蔬菜的经济和技术条件,C错误。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凉山州地形以山地为主,水热条件垂直地域差异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多样化的农业,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