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下图为黑龙江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剖面示意图,L为桥梁路面,长约50米,甲、乙为谷坡。为了克服当地某一不利自然因素,将甲地立柱埋深超出乙地立柱埋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所给材料判断,文中提到的“不利自然因素”最可能是指

A.地震B.冻土

C.水源D.岩性

2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A.坡度B.枯水期水位

C.土壤质地D.坡向

3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减轻洪水侵蚀B.减轻雨水冲刷

C.加固立柱D.隔热保温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黑龙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可能有冻土分布,冻土表层为冻土活动层,一般白天融化,夜晚冰冻,反复冻融导致地表不稳定,所以文中提到的“不利自然因素”最可能是指冻土,B对,为了克服这个不利自然因素,将甲地立柱埋深超出乙地立柱埋深1米,如果是地震,这样做,作用不大,A错;两地相距近,水源、岩性相差不大,C、D错。故本题选B。

2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黑龙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可能有冻土分布,冻土表层为冻土活动层,一般白天融化,夜晚冰冻,反复冻融导致地表不稳定。图中甲地(朝南)为阳坡,乙地(朝北)为阴坡,甲地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大,冻融作用强烈,地表更加不稳定,所以,为了保证桥梁立柱的稳定性,甲地立柱的埋藏深度比乙地深,D对。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坡度基本相同,A错;枯水期水位较低,影响不大,B错;两地相距近,土壤质地基本相同,C错。故本题选D

3碎石层高于洪水水位,减少洪水侵蚀的作用不明显,A错;该地有桥梁遮蔽,雨水冲刷作用较弱,不需要碎石层减轻雨水冲刷,B错;立柱底部堆积物为碎石,孔隙较大,无法加固立柱,C错;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起到夏季隔热,冬季保温,减少立柱底部温差的作用,防止冻土层因气温变化无常而反复冻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D对,故本题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