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空间变化及其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向东南减小,风力堆积作用B.西北向东南减小,流水堆积作用
C.东南向西北减小,风力堆积作用D.东南向西北减小,流水侵蚀作用
【2】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的生存环境,其中“恶水”是指该区域( )
A.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水质恶化的河流B.多沙少水的河流
C.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富营养化严重的河流D.经常泛滥的河流
【答案】
【1】A
【2】B
【解析】
本题组考查区域定位,水土流失的防治,难度一般。
【1】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土壤颗粒物是随着西北风从我国西北内陆及中亚沙漠地区迁移而来,随着风速的降低,颗粒物粒径较大的先沉积下来,而颗粒物粒径较小的后沉积,所以颗粒物粒径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A正确。该区域属于高原地区,流水堆积作用不明显;该区域的流水侵蚀作用主要是对地表的冲刷,促进了当地沟壑纵横地貌的发育,但流水侵蚀作用不是造成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空间变化的原因。据此分析本题选A。
【2】该区域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该区工业和农业并不发达,水质受工业及农业化肥农药污染的情况并不严重,可以排除A、C。该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水流浑浊,因此被称为“恶水”,B对,该区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的过渡区,降水较少,且地势起伏较大,河水泛滥的机率小,D错。据此分析本题选选B。
对于有经纬度的等高线地图在解读时,先要根据经纬度判定大致位置,再根据区域地理知识判定大致所属地区,这往往是解题关键;然后,根据等高线辅助验证即可。如果无法准确判断,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推测气候类型,往往也能增大做题准确率。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