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温度高于郊区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地表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材料二 几种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地表 | 沥青 | 混凝土 | 砖 | 石 |
吸收率 | 0.8~0.95 | 0.65~0.9 | 0.6~0.8 | 0.65~0.8 |
材料三 不同风速的两个小区的温升值。
(1)结合材料一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并用简图画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2)根据材料二只从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考虑城市建设最不应该采用的材料是什么,为什么?
(3)判断材料三中小区1与小区2的风速大小并说明原因。
(4)小明是建筑规划的决策者,仅从风速角度考虑,为华北地区建房,应为什么走向?
【答案】(1)城市地表导热率高;空气污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画图略。
(2)沥青。在所给地表中沥青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最大,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多,引起的温升幅度大。
(3)小区1风速大于小区2。理由: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温升值就越小。
(4)西北—东南走向。
【解析】(1)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温度高于郊区温度的现象。城市地表硬化,导热率高。空气污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人口密度大,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气温比郊区高。热力环流图中,城区气温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近地面箭头向城区,上空箭头指向郊区,形成环流。
(2) 只从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考虑,城市建设最不应该采用的材料是沥青。在表格所给的材料中,地表沥青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最大,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多,引起的温升幅度大。
(3)图中小区1的温升值小于小区2,判断小区1的风速大于小区2。理由是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温升值就越小。
(4) 华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从风速角度考虑,为华北地区建房,应是西北—东南走向,有利于空气流通。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