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
某年7月17日—20日,台风“海棠”登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中心气压为96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0米/秒。读下表和“台风海棠路径图”,回答:
位置 | 北京时间 | 北纬 | 东经 | 7级风半径 (千米) | 10级风半径 (千米) |
a | 7月18日4:00 | 23.2° | 124° | 400 | 120 |
b | 7月19日4:00 | 24.7° | 120° | 400 | 120 |
c | 7月20日6:00 | 26.8° | 118° | 400 | 120 |
某年7月17日—20日,台风“海棠”登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中心气压为96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0米/秒。读下表和“台风海棠路径图”,回答下面试题。
位置 | 北京时间 | 北纬 | 东经 | 7级风半径(千米) | 10级风半径(千米) |
a | 7月18日4:00 | 23.2° | 124° | 400 | 120 |
b | 7月19日4:00 | 24.7° | 120° | 400 | 120 |
c | 7月20日6:00 | 26.8° | 118° | 400 | 120 |
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原则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1978年 | 2005年 | |
第一产业比重(%) | 20.0 | 12.8 |
第二产业比重(%) | 64.3 | 49.6 |
第三产业比重(%) | 15.7 | 37.6 |
材料二: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材料三: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
(2)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资源。
(3)试分析材料二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特点。
(4)根据材料三判断,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的湿地发生了哪些变化?1954年至2000年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5)简述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
(6)东北三江平原从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2008年与成都平原等地区一起又被评为十大“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