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 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新华文摘》2015年第18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材料三 下图是农村城镇化的两种成功模式。

(3)结合图中场景,分别指出农村城镇化两种建设模式的特点及制度因素。

(4)综上,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答案】

(1)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2)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

(3)天津华明镇模式:集中建设,政府主导;土地公有。瑞士小村镇模式:相对分散,个性化;土地

私有。

(4)城市化是个过程,有阶段性;工商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建设道路是多样化的。

【解析】

本题以城市化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近代中国大城市的发展和中西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的比较等。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分析作答。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沿海和条约口岸……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等信息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分析作答。

第(3)问,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结合材料三中图片“天津华明镇”反映的信息(楼房密集、布局严密整齐、统一规划等)和中国的土地制度分析作答;西方国家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依据材料三中图片“瑞士小村镇”反映的信息(布局分散、杂乱,具有随意性)和西方的土地制度分析作答

第(4)问属于开放性设问,从城市化的过程、阶段性、原因、方式等角度分析作答,只要言之有理

即可。

【规律总结】城市发展的动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唐宋时期,手工业发达、商业发展,全国涌现出许多手工业城镇和商业市镇。

(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如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城市发展与布局中起促进作用。

(3)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4)政府政策的推动,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政权主导下的城市扩张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