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轨道公转方向 针,公转速度最慢时位于 点附近 (填数字),我国国庆节时位于 点附近 (填字母)。DA段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趋势是 。
(2)右图所示节气时,地球公转至A、B、C、D的 点附近,该节气过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移动,莆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变化趋势:昼 ,夜 。
(3)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考察时,地球运行至 (字母)附近,说明此时考察南极的原因。
【答案】(1)逆时 2 C点 先变快后变慢
(2)D 北 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3)D 此时南极地区正值夏季,是极昼或白天最长、气温最高的季节、风力较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较容易。
(1)地球公转的方向为逆时针。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B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D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位置为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C位置为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因此公转速度最慢时位于2点附近,我国国庆节时位于C点附近。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DA段日期为从12月22日到3月21日,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趋势是先变快后变慢。
(2)右图中心为南极点,为南半球俯视图,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公转轨道图中,D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该节气过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变长。因此莆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昼夜变化趋势是昼渐长,夜渐短。
(3)十二月到次年二月是南极的夏季,此时南极的气温会升高,冰面缩小,利于运输物资和器材运输;白昼时间长,有的地方甚至处于极昼,太阳大部分时候都不会落下地平线;夏季风力较小。这样的自然环境更有利于科研考察工作的展开。D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考察时,地球运行至D附近。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