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略图。2015年中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材料二 淮河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1)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将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廊坊的城市功能等级。
(2)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工程,该工程能缓解华北地区的________问题。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________气候区的南界,该界线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区。
(4)防治淮河洪涝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有上游________,下游________。
(5)图中太行山东麓有一条古都密集的长廊,分析古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提高
(2)南水北调 水资源短缺
(3)温带季风 东部季风
(4)修筑水库(水利设施) 开挖(疏浚)入海河道
(5)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等。
【解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把北京过多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到河北省的周边城市,廊坊因距离北京、天津都很近而可以优先接收这些功能,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功能,从而提升了廊坊的城市等级。
图中工程是沿着太行山麓从丹江口水库向北到京津地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气候上,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和北方是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淮河上游发源于山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很多,其中有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建设各种生态防护林)、工程措施等,工程措施在上游主要是修建水库蓄水拦洪,对于河道弯曲的中下游河段以加快泄洪为目的,可以疏浚河道,增加新的入海河道,也可以裁弯取直,对堤岸加固,束缚河水,还可以建设分洪区、滞洪区。
该题实际上是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太行山麓多冲积平原,地形比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相对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以为城市的形成、发展提供必要的粮食、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