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关中平原南部地势低平,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虽有零星陆地,但土壤盐碱化严重,难以种植。战国时期秦国主持修建了郑国渠(《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该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达300千米,灌溉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的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兼有其他环境效益。该工程在设计和建造上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有不少独特之处。下图示意秦代郑国渠经行路线。
(1)分析秦国修建郑国渠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
(2)评价郑国渠选线的合理性。
(3)郑国渠开凿以来,干渠首部逐渐抬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
请说明原因。
【答案】(1)关中平原降水总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旱涝多发,农业用水短缺。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含丰富有机质。引高含沙量的泾河水,淤高地面,可增加耕地而积淤灌冲压盐碱,改良盐碱地,增加土壤肥力。
(2)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位于山麓地带(靠近关中平原),居高临下,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全线实现自流
(3)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使干渠首部抬高,河水不能入渠。
【解析】(1) 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说明有灌溉作用。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较少,季节分配不均匀,旱涝多发,农业用水短缺。于是关中为沃野,说明有改良土壤作用。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含丰富有机质。引泾河水灌溉,淤高地面,可增加耕地,且积淤灌冲压盐碱,改良盐碱地,增加土壤肥力。
(2) 郑国渠选线的合理性,主要从工程难度、水源、地势、效果分析。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位于山麓地带,靠近关中平原,顺着地势,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全线实现自流,节省动力。
(3) 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入渠处水流减慢,泥沙淤积多,使干渠首部抬高,河水不能入渠。所以人们只有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