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影响澳大利亚沿海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 纬度、洋流 | B. | 纬度、降水 | C. | 地形、洋流 | D. | 降水、地形 |
分析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红树林的分布虽受气候限制,但海流的作用使它的分布超出了热带海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红树林到达百慕大群岛,在亚洲则见于日本南部,它们都超过北纬32°的界线,在南半球红树林分布范围比北半球更远离赤道,可见于南纬42°的新西兰北部.
解答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区域红树林物种数量最多,这是因为北部纬度低、热量充足;东部沿海数量多于西部沿海数量,是因为东部受沿岸的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澳大利亚延安红树林物种数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红树林的分布及生态效益.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 温带季风气候 |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C. | 地中海气候 |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9.图2所示天气系统( )
A. | 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 |
B. | P处气温高于Q处 | |
C. | 多出现在副热带地区 | |
D. | 多出现在海洋上,陆地一般不会出现 |
6.如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
A. | 2019年,2066年 | B. | 2066年,2019年 | C. | 2001年,2019年 | D. | 2001年,2066年 |
13.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也称哈尼梯田(如图),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为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为小田.哈尼族人把山坡开垦为梯田,主要是为了( )
A. | 保护生态环境 | B. | 增加耕地 | C. | 治理水土流失 | D. | 调节气候 |
3.江心洲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可能是( )
A. | 长江三峡蓄水后江心洲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 |
B. | 大量农业开垦导致江心洲内部湿地锐减 | |
C. | 南水北调东线实施调水后江心洲面积缩小 | |
D. | 造船、沙场等产业退出使江心洲的发展趋于衰落 |
10.如图是我国东南部尖峰地区地质图.图中K、T、P为不同岩层构成的底层(数字表示形成的时期不同),M所在处的地貌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读图,完成第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处的地址构造为向斜 | |
B. | 乙处的地貌为背斜山 | |
C. | 图中地层K、T、P为由老到新 | |
D. | 如果沿地表从A到B方向走一次,能经过图中所有的地层 |
14.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表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阐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理特征,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表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地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阐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理特征,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15.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 |
B. | 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 |
C. | 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 |
D. | 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