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垫等保温材料两层。下图分别为东北(北纬50°左右)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和该日光温室景观图。
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有
①降温最快 ②相对湿度大 ③气温最低 ④风速较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垫的时间分别为
A. 14时前后、23时前后
B. 8时前后、15时前后
C. 日落前后、日出前后
D. 正午前后、日落前后
【答案】
【1】 B
【2】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雾的形成条件分析以及温室效应,需要结合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1】结合材料可知冰雾出现在冬季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所以冰雾形成需要空气中水汽较多,相对湿度较大时,且在气温最低的时候。所以本题②③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2】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白天或光照强烈时应该让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就应该将草苫等保温材料掀起;在光照差或无光照时将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当地农民掀起应该是在白天,特别是白体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以获得最多的光照;盖上草苫的时间段应该是气温较低、光照较差时,主要是夜晚,因此也就是日出前后是当地农民盖上草苫的时间。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