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藏西北阿里地区,盛产食盐。在冰雪消融的季节牧民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到藏西北地区运输食盐,在青稞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拉萨等地用食盐交换粮食,形成了与“丝绸之路”齐名的“食盐之路”。读“食盐销售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藏西北阿里地区盛产食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井盐丰富 B.内流湖众多 C.光照充足 D.地形平坦
【2】食盐之路的运输方式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饲料补给 B.冻土广布 C.生态脆弱 D.空气稀薄
【3】与牧民运输食盐选择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关联度最小的是( )
A.此季节产盐量大 B.此季节大气温度高 C.此季节水源充足 D.到达时青稞已收获
【答案】
【1】B
【2】A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井盐是通过打井取地下卤水制成的,藏西北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下渗为主,不是卤水,A错;藏西北阿里地区湖泊多为内流湖,湖水含盐量高,湖水蒸发后,盐分析出,所以该区盛产食盐,B对。整个高原区,太阳辐射量大,地势起伏小,与西北部盛产食盐关系不大,CD错。故选B。
【2】食盐之路的运输方式是牲畜运输,由于牲畜数量多,且沿线自然草料少,所以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牲畜的饲料补给,A对。运输方式与冻土和生态关系不大,BC错。高原空气稀薄,在高原上的人和动物已经习惯,克服的办法多,并不是最主要的困难,D错。故选A。
【3】牧民运输食盐选择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即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湖泊补给量大,含盐量低,产盐少,A错。夏季气温高,水源充足,便于牲畜运输;秋季到达藏东南的拉萨等地,青稞已收获,便与交换。故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至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 “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 超载起止 年份(年) | 超载持续 时间(年) | 年平均超 载率(%) |
西藏牧区 | 1964~2000 | 37 | 47 |
青海牧区 | 1970~2000 | 31 | 18 |
甘肃牧区 | 1973~2000 | 28 | 20 |
四川牧区 | 1982~2000 | 19 | 10 |
【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A. 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 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 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 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 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 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 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