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右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材料二:图甲为某大洲大陆西岸区域示意图,图乙反映图甲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图丙反映图甲对应的湖泊情况。

(1)材料一中,右图为_____半球的俯视日照图,所示日期位于左图的_____之间的位置。(2分)

(2)材料一中右图,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7日。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3分)

(3)材料一左图中,O经L至E这段时间,北京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甲图位于_______半球,甲图中湖泊为__________(淡水湖/咸水湖),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丙a、b中的          ,要对该湖泊水位进行宏观的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4分)

(5)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2分)

 

【答案】

 

(1) 北    FM(MF)  (2分)   

(2)3    5    135°W(3分)

(3)  昼短夜长     先变小后变大(0L变小,LE变大)(2分)

(4)北    淡水湖      a     RS(4分) 

(5)Q处径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答对2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所以为北半球。据题意此时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从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右图)可以看出,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极出现极昼,所以日期还没有到夏至日也就是还没有到M点,所以应该在FM之间。

(2)据题意此时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晨昏线通过极点A时,应该为春分,所以日期为3月22日;因为B为经线AC段的中点,所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春分后一个半月,日期为5月7日;当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此时45°W为12时,所以6时所在经度为135°W。

(3)据图可知:O经L至E这段时间,地球经过了近日点(1月初),北京的昼夜状况是昼短夜长,从O经L(冬至日)这段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先变小,冬至日时,达到最小,过了冬至后变大。

(4)据图甲中等高线可以看出,P河自南向北流;图乙P地河谷剖面可知,右岸坡度陡,所以右岸为侵蚀岸,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所以甲图中湖泊为淡水湖,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为夏季,此时地中海气候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对湖泊补给少,所以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丙的a,监测湖泊面积大小,宜用RS技术。

(5)若在P处建大坝,可调节径流量,拦蓄泥沙,使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

考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理信息技术和建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