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图为全国高温预报图,造成图中甲、乙两区域高温天气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暖锋,乙--深居内陆,植被稀疏 | |
B. | 甲--暖锋,乙--副高控制,沙漠地表 | |
C. | 甲--反气旋,乙--盆地地形,副高控制 | |
D. | 甲--反气旋,乙--深居内陆,盆地地形 |
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
解答 解: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全国最高气温预报时间为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高温天气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塔里木盆地高温天气的原因是深居内陆、盆地地形、植被稀疏沙漠广布.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图中河流总体流向和最先形成的滨河床沙坝分别是( )
A. | 自东向西、1 | B. | 自西向东、4 | C. | 自西向东、1 | D. | 自东向西、4 |
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 |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B. |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
C. | 蒸发量增加 | D. | 下水位上升 |
20.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上图所示,则可知B地位于A地的( )
A. | 东南方 | B. | 西南方 | C. | 正东方 | D. | 正西方 |
7.下列关于该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提高了粮食商品率 | B. | 减少了农田生物的多样性 | ||
C. | 减少了农业污染 | D. | 降低了土壤肥力 |
4.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图为我国国东部某区域相关地理示意图.
表: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状况.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形成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表: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2008 | 48.08 41.87 | 14.47 9.89 | 18.72 17.27 | 0.34 0.04 | 0.21 0.03 | 9.65 23.91 | 7.96 6.35 | 0.35 0.63 | 0.22 0.01 |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形成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5.我国的四座航天发射中心中,同时位于外流区和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
A. | 酒泉 | B. | 太原 | C. | 西昌 | D. | 海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