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
(2)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
(3)此图表示北半球冬季(季节),理由是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南.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受热不均,直接原因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解答 解:(1)根据图可以判断出ABCD的气压带分别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2)见图.风由高压指向低压.
(3)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南,因此偏南移,为冬季.
故答案为:(1)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2)见下图.红色即为风向.
(3)冬 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气压带和风带的掌握,需要记住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下列关于南京市叙述正确的是( )
A. | 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 | |
B. | 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东南 | |
C. | 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新区开发 | |
D. | 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旧城改造 |
7.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见图: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
资料二:见图: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
资料三:见图: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 (2000年)
资料四:见表: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1)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①外商在中国投资增长速度变化大(波动性强);②1990-1992年增长(上升);③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减小(下降);④1992-1994年增长速度最快;⑤1998-1999年增长速度最慢.,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BDE(填正确项字母).
A、自然条件优越 B、市场潜力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
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2)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表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②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资料一:见图: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
资料二:见图: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
资料三:见图: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 (2000年)
资料四:见表: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1990年 | 1995年 | 1999年 | 2000年 | |
东部地区 | 93.86 | 87.69 | 87.77 | 87.83 |
中部地区 | 3.87 | 9.25 | 9.38 | 9.17 |
西部地区 | 2.27 | 3.06 | 2.85 | 3.00 |
A、自然条件优越 B、市场潜力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
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2)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表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②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11.最容易出现海啸的海区是( )
A. | X | B. | Y | C. | M | D. | N |
1.我国一旅游团准备去韩国釜山(35°20′N、119°E)旅游.北京(40°N,116°E)和釜山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速度相比( )
A. | 角速度、线速度都相同 | B.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釜山 | ||
C. |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 D.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釜山 |
8.N市一月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
①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②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③受热带风暴影响
④纬度低,附近海面水温较高.
①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②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③受热带风暴影响
④纬度低,附近海面水温较高.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③④ |
5.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 | 700-900km | B. | 600-800km | C. | 500-700km | D. | 400-600km |
6.为维持⑤环节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作用,人类迫切需要( )
A. | 开垦沼泽 | B. | 开发水能 | C. | 保护雨林 | D. | 退耕还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