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2】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3】据地理坐标判断,甲地位于乙地什么方位?
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
【答案】
【1】C
【2】D
【3】B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两国均位于亚洲,并结合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34°N,36°E附近,故西临地中海;乙地位于47°E,30°N附近,东南部为波斯湾。据此分析选C。
【2】根据②图经纬度可知,该图所在国家应分布于波斯湾沿岸,主要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自然环境特征表现为沙漠广布,终年炎热干旱,选D。
【3】结合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34°N,36°E附近,乙地位于47°E,30°N附近,同在北半球,纬度越高越靠北,同为东经度,经度数越大越靠东,据此可知,甲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选B。
方向判读:
同在南(北)半球,纬度越高越靠南(北),同为东经度,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若经度分别为东西经,且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赤水市的人均竹林面积为全国第一,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这里竹木编制、竹木制作的历史悠久,手工艺人众多,各类竹木制作的小型作坊遍 及各个村镇的大街小巷,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当地主要为周边地区生产竹笋、 竹筷、牙签、砧板、捣蒜罐、水饺棒、竹篓、竹篮、竹类编制物等零散的小型生 产、生活用品,20世纪90年代以后,当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实施规模化生产,主要产品也逐渐转为竹炭、高档竹凉席、竹地板、隔热垫、竹窗帘、竹屏风、竹工艺品、竹乐器、竹家具、竹挎包等,并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吸引了贵州省首个竹产业院士工作站在赤水市落户。
材料二 下面分别是赤水市在贵州省的位置及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图和 2015 年赤水市的竹产业情况统计表。
竹产业 | 政府每年安排 10000 万元竹产业发展基金 |
竹产品 | 近300个品种,六大系列,“红赤水”竹笋系列畅销国内外 |
竹类加工企业 | 375 家,年加工产值 1000 万元以上 7 家,5000 万元以上 3 家,1 亿元 以上的 2 家 |
竹产业产值 | 总值达到 63.53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40% |
竹产业从业人数 | 总计 20 多万,其中竹产品加工数万人、营销人员 1 万多、研发 400 多人 |
(1)赤水市地处贵州省偏远的西北地区,为什么贵州省首个竹产业园会落户到 赤水市。
(2)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前,赤水市的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赤水市的竹产业市场不断扩大并且产品远销国内外的原因。
(4)针对赤水市目前的竹产业发展的状况,试提出提升赤水市竹产业影响力的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