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某一类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下图是这类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名词解析)结皮斑块:由微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隐花植物及其菌丝、分
泌物等与土壤砂砾粘结形成的复合物。
【1】形成 a 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冰川作用 D. 风化作用
【2】b 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 增加空气湿度和地表径流 B. 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
C. 阻止冰川自山上向下移动 D. 可以拦截径流和泥沙
【3】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这一类地区最可能是
A. 荒漠地区 B. 草原地区 C. 森林地区 D. 高山草甸
【答案】
【1】 B
【2】 D
【3】 A
【解析】
该组试题以地理野外考察获得的示意图为切入点,考察地表形态的塑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试题材料新颖,难度较大。
【1】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堆积物的上游是结皮斑块,受地表径流的影响,该处结皮斑块中的堆积物被搬运到a处,在灌木阻挡下发生堆积,从而形成a处的堆积物,B正确。风力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该地有灌木等,说明不太可能位于冰川地区,C错误。风化作用不会形成土堆等堆积物,D错误。故选B。
【2】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拦截其上游结皮斑块产生的地表径流和泥沙,D正确。植被可增加空气湿度,但不能增加地表径流,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减小风速和沙尘以及阻止冰川和固沙的作用,B、C错误。故选D。
【3】由图可知,该地区植被以灌丛和一年生植被为主,最可能位于气候较干旱的地区,其自然带为荒漠带,A正确。草原地区、高山草甸易草本植物为主,B、D错误。森林地区一般以乔木为主,C错误。故选A。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城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
材料二:下表为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河流 | 径流量占流域的比重(%) |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 |||
4~6月 | 7~9月 | 10~12月 | 1~3月 | ||
印度河干流 | 53 | 31 | 54 | 8 | 7 |
支流① | 13 | 44 | 36 | 8 | 12 |
支流② | 14 | 28 | 56 | 7 | 9 |
支流③ | 4 | 30 | 51 | 8 | 11 |
支流④ | 16 | 19 | 64 | 10 | 7 |
材料三: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1)简述甲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位优势。
(2)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
(3)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4)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