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其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64。20 'W、54。47'S)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 64摄氏度-1.32摄氏度,如果温度高于1. 80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下图为南极大陆周边大洋水域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南极半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推测火地岛东西部自然带类型并说明造成这种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

(2)分析南极大陆外围大西洋西部沿岸海域,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3)某科考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前往南极大陆科考,指出他们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网难。

【答案】(1)西侧为温带阔叶林带;东侧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带;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燥,形成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2)①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②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③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④适宜磷虾生存的海域面积大;⑤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

(3)海上:风大浪急;海中浮冰和冰山;酷寒冰冻等。陆上:酷寒、狂风;巨厚积雪;积雪下众多的冰隙、阴沟。

【解析】(1)主要从地形对降水影响方面分析自然带的差异,从地理位置可以看出火地岛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带;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燥,形成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东西两侧所处的自然带的差异比较明显。

(2)主要结合南极大陆外围从食物来源、生物生存环境、磷虾生活习惯分析。注意从洋流和食物链方面分析影响。从位置可以看出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洋流导致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上升到表面,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从图中看该海域位于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利于磷虾生存;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

(3)最主要是西风漂流造成风大浪急;接近南极地区有大量的海上冰山,海中浮冰和冰山也会影响航行;再从南极大陆的特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南极纬度高,气候寒冷,有大风,积雪深度大,冰隙等也会影响科考队的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