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鄂北岗地,地处河南省南阳盆地南缘,是个低平缺口,气象上称为“南襄隘道”;波状起伏的岗地地貌,土壤耕层浅薄,农村能源奇缺。鄂北岗地是湖北有名的“旱包子”“沙窝子”,风蚀荒漠化比较严重。
(1)分析鄂北岗地风蚀荒漠化严重的地理背景。
(2)推测鄂北岗地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
【答案】(1)地处南阳盆地南缘缺口,狭管效应显著,风蚀作用强;农村能源奇缺,农民为解决薪柴问题而过度樵采,再加上城市化推进,林地面积减少;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土层薄,风蚀作用突出。
(2)随着 经济 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土地荒漠化,部分耕 地退化、废弃。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容易。
(1)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 农作物减产的现象被称为风蚀荒漠化。因此鄂北岗地风蚀荒漠化严重应与当地风力较大,土层疏松、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少等因素有关。地处河南省南阳盆地南缘,是个低平缺口,气象上称为“南襄隘道”说明当地狭管效应显著,风力较大;“农村能源奇缺”以及柱状图中当地建设用地增加、林地减少说明当地农民为解决能源以及城市化推进,对造成严重植被破坏;鄂北岗地是湖北有名的“旱包子”“沙窝子”、“土壤耕层浅薄”说明当地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土层薄。
(2)柱状图中当地建设用地增加,耕地、林地减少,水域与未利用土地面积变化不大,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风蚀荒漠化比较严重”说明土地荒漠化,部分耕地退化、废弃。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