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位于河南省贾湖遗址(33.5°N)中发现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观测正午日影。下图示意该原始“圭表”使用原理(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贾湖先人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观测时,应将( )
A. 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
B. 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西端
C. 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
D. 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
【2】中国谚语中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当贾湖先人
进行农作物春播时,推测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
A. ①、②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时
B. ①、②之间,正在向①处移动时
C. ②、③之间,正在向③处移动时
D. ②、③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时
【答案】
【1】 C
【2】 C
【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对物体影子长短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物体影子越长。
【1】河南贾湖遗址(33.5°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正午日影朝正北,因此木桩应按南北方向对位,叉形器位于南端,以根据北侧的影子长短来判断季节变化,故选C。
【2】由图知①为该地日影最长日,太阳高度最小,为冬至,③为日影最短日,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②为春秋分。清明节气一般出现在4月5日前后,故日影应位于②、③之间,正在向③处移动,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