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 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如右图所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其主要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答案】(1)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泥沙减少;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不易泛滥。
(2)地势低平,径流缓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发量较大。
(3)节约用水;节约用地;降低地下水位;排盐碱快。
【解析】
(1)黄河三角洲摆动是黄河泛滥,泥沙沉积的结果。未发生明显摆动说明黄河泛滥得到有效治理,含沙量减小。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保持工程发挥效益,能减少河流的泥沙含量、调蓄洪水,防止河流水患;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河道疏浚,加固堤岸,河水不易泛滥;流域用水量增加,河口径流减少,也可以减弱河流含沙量和河流水患。
(2)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径流缓慢;海水倒灌;地下水位高;蒸发量较大。
(3)由材料可知:暗管技术排盐碱节约用水、节约用地、低地下水位、排盐碱快。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示意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年份 比重(%) 地区 | 2005年 | 2010年 |
东北地区 | 6.95 | 6.20 |
北部沿海 | 11.97 | 13.22 |
大西北地区 | 3.13 | 4.13 |
黄河中游地区 | 7.98 | 11.14 |
大西南地区 | 10.98 | 13.53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9.71 | 11.01 |
东部沿海地区 | 20.58 | 19.86 |
南部沿海地区 | 28.70 | 20.91 |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判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
(3)说明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流动人口的特点,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