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大型数据中心北方基地在内蒙古,南方基地在贵州。数据中心耗能高,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 —70%,其中一半用于机器设备的散热。机房温度过高和灰尘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自然制冷按冷凝器冷凝方式分为风冷和水冷。风冷机组通过风冷冷凝器与外界空气换热,利用风(空气)换热带走热量;水冷机组通过水冷冷凝器与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换热,利用冷却水带走热量。目前腾讯在贵州大山里挖了6个隧道,建成全国最安全的大数据中心。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阿里等科技公司,也纷纷在贵阳以及周边建起了大型数据中心。
材料二 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左图)和贵州省简图(右图)。
⑴简析内蒙古和贵州大型数据中心主要自然制冷方式的差异。
⑵与内蒙古比较,简述贵州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
⑶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相比较,简述在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对当地发展的突出意义。
【答案】⑴内蒙古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冬季寒冷,低温持续时间长,自然制冷以风冷方式为主;
贵州位于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自然制冷以水冷方式为主。
⑵水能资源丰富、廉价;海拔较高,夏季凉爽;空气湿度大,尘埃少,机房除尘成本低;多山的地形(和溶洞)在特殊(战争)时期可成为保护数据的天然屏障(任写三点)。
⑶通过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为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避免东部产业转入带来的环境污染。
【解析】
本题以我国大型数据中心基地为背景,考查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1)自然制冷按冷凝器冷凝方式分为风冷和水冷。内蒙古大数据中心分布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气温较低的时间长,自然制冷以风冷方式为主。贵州大数据中心位于南方湿润地区,水资源丰富,自然制冷以水冷方式为主。
(2)贵州建设大数据中心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水能、地形、地势、空气洁净等方面比较。贵州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其水能资源丰富廉价。大数据中心位于高原上,海拔较高,夏季凉爽。位于湿润区,空气湿度大,尘埃少,机房除尘成本低。多山多溶洞的地形在特殊时期可成为保护数据的天然屏障。
(3)贵州通过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为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东部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污染严重企业,可以避免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