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 明代以来,中国气候转寒,红驼悄然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边境间的荒漠草原上。红驼食性广杂,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草、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它属游走性动物,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起到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的作用。阅读资料和“我国红驼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资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

A.复杂性B.整体性

C.区域性D.差异性

2造成红驼分布区与同纬度沿海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海拔D.光照

【答案】

1B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1分析材料可知其主要反映的是红驼由于气候变化而迁至图中荒漠区并与当地的植物和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应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故B选项正确。

2由材料可知红驼分布区为干旱荒漠地区,而同纬度沿海地区为湿润气候区,故二者最大的差异是由于距海远近不同所产生的水分差异(即符合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所致,故B选项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