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快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1B

2D

【解析】

本题组以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湿地具有调节气温和径流的功能,湿地破坏后,当地的气温变化应加大、流量变化应加大。图中显示,与甲相比,乙的气温变化较大,与丙相比,丁的流量变化较大,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与乙、丁相比,甲和丙的变化较小,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与乙相比,甲的气温变化较小,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与丁相比,丙的流量变化较小,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湿地面积减小,而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泥沙淤积不是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环境污染和富营养化不是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河流的截流改道不符合三江平原的现实情况,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 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喜酸性土壤, 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我国杨梅成熟期一般自南向北从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即梅雨季节),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强。

南安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广种杨梅,素有“杨梅之乡”称号。2013年南安市杨梅覆盖面积达27437亩,总产量达11089吨,主要分布东田、柳城和霞美等地,杨梅大多仍是多年前的品种,缺乏改良。果农遇到丰收年,却出现价格低下且滞销现象。如今,市场上的本地杨梅却越来越少,种植户纷纷改行。

浙江仙居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名县”发展战略,杨梅梯度开发和百里杨梅长廊建设卓有成效,杨梅产业发展迅速,杨梅果大核小,汁多色美,口感好,倍受消费者青睐。且种植规模、产量、产值、加工能力、杨梅品牌等位居全国前茅,仙居已经成为“中国杨梅之乡”,出现了小杨梅带动大经济的效应。

材料二:

(1)从气候因素分析上世纪90年代南安成为杨梅之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杨梅之乡”南安杨梅越来越少,种植户纷纷改行的原因。

(3)南安一些村镇看到“仙居小杨梅带动大经济的效应”。也想效仿,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