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该地区水稻单产连续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A. | 杂交良种的推广使用 | B. | 病虫害的防治较好 | ||
C. | 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 D. | 农田水利设施完善 |
分析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解答 解:由题,全球气候变暖短时间影响不大,热量条件改善不明显,故C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有关图示时段的人口流动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以人口省际迁移为主要形式 | |
B. | 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 | |
C. | 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 |
D. | 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 |
9.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 |
B. | 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 | |
C. | A、B两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 | |
D. | A、B两坡同一高度,降水量多的是A坡 |
6.下列四个地点地转偏向力最大处是( )
A. | 80°N | B. | 30°S | C. | 0° | D. | 60°N |
13.白露至秋分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各地昼短夜长,昼渐短 | B. | 南极点附近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 ||
C. | 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 D. |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3.夏冰洞所在的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
A. | 喀斯特地貌 | B. | 风积地貌 | C. | 风蚀地貌 | D. | 冰川侵蚀地貌 |
10.若C点经度为30°E且C点纬度达到最低,则北京时间是( )
A. | 6月22日9时 | B. | 12月22日6时 | C. | 6月22日21时 | D. | 6月23日6时 |
2.小麦灌浆-成熟期的水分亏缺率超过了冬前生长期,主要原因是( )
A. | 灌浆成熟期,区域气温较低 | B. | 灌浆成熟期,区域降水较少 | ||
C. | 冬前生长期,小麦需水量多 | D. | 冬前生长期,区域风力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