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9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下图),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某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图示区域每年防洪压力较大的原因,绘制了下列框架图,请帮助完成。
(2)农业社会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曾是我国主要的粮仓。而如今,其“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
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
是由于该区域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优势条件。
(4)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批准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
是由于该区域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优势条件。
(4)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水系:支流众多,地形:地势低平。
(2)自然原因:耕地破碎;
社会经济原因: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工业、城市化发展,占用较多耕地;受市场
影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3)地理位置邻近;长江水运便利
(4)经济:加快产生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的建
设。
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环境: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自然原因:耕地破碎;
社会经济原因: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工业、城市化发展,占用较多耕地;受市场
影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3)地理位置邻近;长江水运便利
(4)经济:加快产生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的建
设。
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环境:可能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年3月,辽宁省阜新市、盘锦市、抚顺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对阜新、盘锦、抚顺等资源枯竭城市的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
B.禁止开采煤炭,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
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
(9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共有煤炭、森工、石油等各类资源城市118个。2008年3月17
日,国务院确定了包括森工城市黑龙江伊春在内的第一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
年3月6日,国务院又确定了包括煤炭城市山东枣庄在内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伊春、阜新、大庆、辽源为“十一五”规划的首批资源性城市转型试点。
材料二 资源型城市类别及所占比例变化图
材料三 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与1952年相比,1 984年新增的资源型城市类别有 。(2分)
(2)下列关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变化趋势的正确叙述是 (1分)
①煤炭型城市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冶金型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③非金属型、森工型城市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资源型城市的数量增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4)枣庄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已初步转型。请你为该市今后
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