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粮食作物的推广一般包括育种、制种、大田种植等三个环节。育种是指采用各种技术,培育出高产、抗药、优质的新品种;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制种一般包括田间种植、收摘、种子脱水、种子筛选或检验等环节;大田种植是农民利用优质作物种子大规模生产粮食。近年来,河西走廊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
(1)概述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量相对全国产量的变化特点。
(2)东北地区也是我国的玉米制种基地,但河西走廊的玉米种子品质比东北地区好,请分析原因。
(3)有专家建议在河西走廊建立集“育种—制种—大田种植”于一体的玉米生产种植基地,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持续增长
(2)河西走廊地处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河西走廊海拔高,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生长期病虫害少,且种子贮藏少变质或出虫,成活率高。
(3)赞成。河西走廊地区制种品质好;河西走廊地区地处山前冲积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充足;河西走廊地区地处暖温带,光热充,玉米种植条件好;有铁路经过,方便玉米输出。不赞成。河西走廊科技力量薄弱,不利于育种;大田种植玉米加剧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水资源短缺;距市场远,运输成本高。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柱状图的变化特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量波动增长,全国玉米制种产量波动增长,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量相对全国产量是持续增长。
(2)河西走廊的玉米种子品质比东北地区好的原因主要从气候(气温、降水)、昼夜温差、光照、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河西走廊深居大陆内部,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且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地势较高,夏季气温低,相对湿度较小,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较少,且种子贮藏少变质或出虫,成活率高;河西走廊玉米收摘期光照强,天气干燥,有利于种子自然晾晒脱水干燥;河西走廊土壤、水源污染少。
(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只有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若赞同,主要从地形、土壤、水源、光照、交通等方面分析。河西走廊地区作物生长的环境佳,产品品质优;从地形上分析,位于山前的冲积扇平原区,地势相对平坦,有利于农业的生长;河流携带泥沙在山麓沉积,土壤肥沃;夏季,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有充足的灌溉水源,保证土壤水分的需求;河西走廊地区地处暖温带,夏季作物生长季节,光热充足,玉米种植条件好;有铁路经过,对外联系便利,方便玉米输出。若反对主要从农业科技、生态保护、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河西走廊农业生产技术较落后,科技力量薄弱,不利于育种;大规模的发展玉米种植,会导致当地土壤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用水会导致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大量抽取河流水会引起水资源的短缺;远离东部地区,运输费用较高,生产成本高。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