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段以森林为主,中段以草原居多,西段则多荒漠。图为祁连山脉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这里生产的自东向西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草原;玉米种子,可以满足全国玉米用种需要的一半以上;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河西走廊成了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
(1)试分析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巨大差异形成的原因。
(2)1977年,河西走廊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但后来渐渐从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名录中淡出,试分析其原因。
(3)河西走廊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已成为我国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运用所学知识,对此你是否赞成,试说明理由。
【答案】
(1)深居内陆,处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交界处;祁连山东西跨度大,降水量的东西差异导致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每点1分,共2分)
(2)河西走廊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决定灌溉农业规模的因素是水源;河西走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好;综合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调整河西走廊农作物结构,压缩常规粮食的种植规模等(任答两点得4分,言之有理酌情记分)
(3)赞成:河西走廊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玉米收获季节天气干燥,有利于种子自然脱水;大气相对湿度较小,种子质量有保障;交通便利等(任一点记2分,共4分,言之有理酌情记分)
不赞成:河西走廊降水较少,在玉米生长季节容易缺水;大力发展种植业,容易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任一点记2分,共4分,言之有理酌情记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祁连山由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由森林向草原向荒漠过渡,从地理位置来看,祁连山东西跨度大,处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交界处,东部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西部夏季风到达不到,降水较少,因此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植被逐渐发生变化。
(2)河西走廊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当地水资源紧张,而传统的商品农业,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易导致土地退化;且该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而且特色农业的单位产值要比传统农业高,从经济和生态效益来看,应该调整河西走廊农作物结构,压缩常规粮食的种植规模等。(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从赞成或不赞成两方面来分析,河西走廊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且该地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光照强,有利农作物种子干物质的形成。另外,气候干燥、环境相对闭塞,病虫害也较少;而且还具有,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条件;但由于河西走廊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在玉米生长季节容易缺水;大力发展种植业,容易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