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经森林茂密,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新中国建立之初这里呈现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景象。上世纪60年代这里建立了林场,2017年12月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材料二:目前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为75.2%,林木总蓄积462万立方米。林场利用无法造林的空地发展风电项目且向外输出电力。林场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占地141万亩,每年吸引大量游客。

材料三:左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示意图。

(1)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的成活率不到8%。简析其自然原因。

(2)指出塞罕坝林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功能。

(3)简析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的主要效益。

(4)目前塞罕坝森林公园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请为其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生长期较短);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多大风日),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荒地缺少植被保护,水土容易流失,土壤贫瘠,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涵养 (2)防风固沙(减轻风沙危害),净化空气,保护农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3)输出电力,获得经济效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对森林的破坏(提升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大气污染),获得生态效益 (4)突出景区的绿色(生态)特色,围绕森林、草原、湖泊、山地开发景点(或旅游活动);利用滑雪、少数民族风情等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加强品牌(知名度)宣传,巩固临近的京津市场(扩大全国市场);完善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优化景区道路,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合理开发森林地带),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整体分析:植被生长,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也是重要因素。结合森林的功能分析,塞罕坝林区的主要功能。发展风电项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能取得生态效益。

(1)植被生长,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降水,地形、土壤也是重要因素。塞罕坝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适宜生长期较短。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较大,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荒地缺少植被保护,水土容易流失,土壤贫瘠,土壤中的水分难以涵养。

(2)结合森林的功能分析,塞罕坝林区能够防风固沙,减轻风沙危害,净化空气,保护农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3)塞罕坝发展风电项目,主要是输出电力,获得经济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电力能源,可以减轻对森林的破坏,提升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大气污染,获得生态效益。

(4)塞罕坝的旅游业发展,要突出景区的绿色特色,围绕森林、草原、湖泊、山地开发景点,开展旅游活动。利用滑雪、少数民族风情等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加强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巩固临近的京津市场,并扩大全国市场。完善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优化景区道路,确定合理的游客承载量,合理开发森林地带,保护生态环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