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节气为________,图中极点为________(南/北)极点,PB弧为________(晨/昏)线。
(2)比较A、B、D、P四地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4)B地此时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
(5)图中A地________时日出,昼长为________小时。
【答案】夏至 南 昏 B>D>A>P 慢 23°26′N,30°E 0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 8 8
【解析】
本题以极点俯视光照图为背景,考查半球、节气、晨昏线的判读;地球自转、公转速度的判读;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日出、昼长;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考查内容较难。
(1)据图可知,地球顺时针自转,极点为南极点;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6月22日左右,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PB弧随地球自转进入黑夜,为昏线。
(2)地球线速度特点是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据图可知线速度大小顺序为B>D>A>P; 据上题分析为6月22日,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远日点,速度慢。
(3)据图可知,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直射的纬线是23°26′N;直射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据图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中央经线,对应经度为30°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30°E)。
(4)据图可知B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据图可知,A位于PB弧所在的昏线上,正在日落,B地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点,A地此时与B地相差2个小时,计算可得A点日落时间为16点;A点日出=24—日落=8,即A点日出时间为8时。A地昼长=日落—日出=16—8=8,即A地昼长为8小时。